![]() | |
- 學校簡介 | ![]() |
- 歷任領導 | ![]() |
- 機構設置 | ![]() |
- 大事記 | ![]() |
- 校園地圖 | ![]() |
- 交通指南 | ![]() |
![]() |



![]() | |
- 學校簡介 | ![]() |
- 歷任領導 | ![]() |
- 機構設置 | ![]() |
- 大事記 | ![]() |
- 校園地圖 | ![]() |
- 交通指南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課程建設 | ![]() |
- 課題研究 | ![]() |
- 產(chǎn)學研 | ![]() |
- 技能大賽 | ![]() |
- 教務管理系統(tǒng) | ![]() |
- 實習實訓 | ![]() |
- 信息化 | ![]() |
- 人才培養(yǎng)方案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機電設備電氣控制技術基礎 | ![]() |
- 中職數(shù)學課程資源網(wǎng) | ![]() |
- 會計應用技術實訓精品課程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科技活動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網(wǎng)絡基礎設施 | ![]() |
- 信息化成果 | ![]() |
- 首批江蘇省智慧校園 | ![]() |
- 職業(yè)院校數(shù)字校園建設實驗校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3+4人才培養(yǎng)方案 | ![]() |
- 高職人才培養(yǎng)方案 | ![]() |
- 中職人才培養(yǎng)方案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招生就業(yè) | ![]() |
- 實習工作 | ![]() |
- 產(chǎn)教融合 | ![]() |
- 校友風采 | ![]() |
- 聯(lián)系我們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通知公告 | ![]() |
- 招生指南 | ![]() |
- 就業(yè)指導 | ![]() |
- 青春留常 | ![]() |
- 招聘信息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規(guī)章制度 | ![]() |
- 實習管理 | ![]() |
- 反饋監(jiān)督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校企合作 | ![]() |
- 產(chǎn)業(yè)學院 | ![]() |
- 產(chǎn)教共同體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就業(yè)創(chuàng)業(yè) | ![]() |
- 校友風采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德育管理 | ![]() |
- 德育品牌 | ![]() |
- 德育隊伍 | ![]() |
- 德育活動 | ![]() |
- 五心公寓 | ![]() |
- 心靈驛站 | ![]() |
- 學生發(fā)展 | ![]() |
- 班主任工作室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學籍管理 | ![]() |
- 常規(guī)管理 | ![]() |
- 相關表格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數(shù)字經(jīng)濟·花開并蒂 | ![]() |
- 軟件數(shù)據(jù)·底色德育 | ![]() |
- 藝術設計·藝成德育 | ![]() |
- 智能制造·智匯德育 | ![]() |
- 新能源·和悅德育 | ![]() |
- 應用技術·三實德育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德育工作坊 | ![]() |
- 班主任成長營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成人系列 | ![]() |
- 成長系列 | ![]() |
- 成才系列 | ![]() |
- 成功系列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管理制度 | ![]() |
- 活動開展 | ![]() |
- 宿舍文化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成長中心 | ![]() |
- 生命關愛 | ![]() |
- 指導幫助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學生獎助 | ![]() |
- 評優(yōu)評先 | ![]() |
- 應征入伍 | ![]() |
- 家校共育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程玨名班主任工作室 | ![]() |
- 劉露萍名班主任工作室 | ![]() |
- 丁奕名班主任工作室 | ![]() |
- 高文卓名班主任工作室 | ![]() |
- 蔣劍萍名班主任工作室 | ![]() |
- 徐軍平名班主任工作室 | ![]() |
- 黃英名班主任工作室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王猛名師工作室 | ![]() |
- 耿淬名師工作室 | ![]() |
- 宗建成名師工作室 | ![]() |
- 陶衛(wèi)東名師工作室 | ![]() |
- 金月昌名師工作室 | ![]() |
- 單艷芬名師工作室 | ![]() |
- 楊昕名師工作室 | ![]() |
- 黃秀娟名師工作室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國鈞講堂 | ![]() |
- 國鈞人物 | ![]() |
- 學校視頻 | ![]() |
- 辦學理念 | ![]() |
- 校園組歌 | ![]() |
- 藝術展廳 | ![]() |
- 校園時評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網(wǎng)絡教學平臺 | ![]() |
- 精品課程 | ![]() |
- 應用軟件 | ![]() |
- 商貿(mào)類軟件 | ![]() |
- 圖片庫 | ![]() |
- 鵬達網(wǎng)絡辦公 | ![]() |
- 移動云盤空間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超星泛雅平臺 | ![]() |
- 鳳凰創(chuàng)壹平臺 | ![]() |
- 中職數(shù)學資源網(wǎng)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網(wǎng)絡組建與應用 | ![]() |
- 機電設備電氣控制技術基礎 | ![]() |
- 會計應用技術實訓精品課程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視頻點播 | ![]() |
- 一卡通考勤 | ![]() |
- 一卡通使用指南 | ![]() |
- 國示范軟件 | ![]() |
- 協(xié)同辦公手機APP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物流單證比賽系統(tǒng) | ![]() |
- 報關實訓基地 | ![]() |
- 出入境報檢實訓平臺 | ![]() |
- 世格外貿(mào)單證教學系統(tǒng) | ![]() |
- 世格外貿(mào)實習平臺 | ![]() |
- 世格國際貨代實訓平臺 | ![]() |
- 世格商務英語函電理實一體化教學平臺 | ![]() |
- 財經(jīng)實訓教學平臺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 |
- 國際理解教育項目 | ![]() |
- 財會高水平示范性實訓基地建設 | ![]() |
- 創(chuàng)勝教育集團 | ![]() |
- 數(shù)據(jù)采集 | ![]() |
- 現(xiàn)代企業(yè)數(shù)智化經(jīng)營虛擬仿真實訓基地 | ![]() |
![]() |
兩個月前,在飛行了近14個小時后,我踏上了大洋彼岸的那片土地,開始了那段從不適應到留戀的旅程。在加拿大學習期間,聆聽了多名外教從不同角度對英語教學進行的講授,我主要有以下幾點印象:
一、教育與科技緊密相連
短發(fā)、精神抖擻的外教Julie Beck在一次課上給我們展示了3段視頻,先從科技可以為教學帶來什么引發(fā)我們的思考,到如何使用電子白板等進行全智能化的教學,最后延伸至科技在課外生活學習中的運用,三部分均圍繞一個主旨——科技。在Julie的課上,她用PBworks布置作業(yè)并和我們互動,用手機的拍攝功能輔助教學,用各種教學網(wǎng)站教會我們寓教于樂的藝術。
在外教們的啟發(fā)下,結合自身,我進行了思考,感覺平時我們使用的多媒體就是科技在教學中進行運用的一種形式,而學校正在推廣的數(shù)字化平臺和微課程,也都體現(xiàn)了科技和教育的結合。如果我能不斷與時俱進,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合理地運用科技,必然會促使教學獲得更好的效果。
二、任何物體都可以作為教學的媒介
教學是一門藝術,尤其體現(xiàn)在它的創(chuàng)造性。這在外教的講課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(xiàn)。曾記得Julie讓我們拿著手機在整棟樓里挑選一個物體拍照作為交流的話題,Patrice用撲克牌、報紙、海報、帽子和彩紙、信封幾樣東西讓我們分組設計活動環(huán)節(jié)……
從以上這些活動中,我明白了一個道理:要訓練自己擁有一雙善于發(fā)現(xiàn)的眼睛,利用周邊常見的物體作為教學的媒介,將其創(chuàng)造性地運用到教學環(huán)節(jié)中,從而使教學變得更生動,而非局限于書本上枯燥的文字。
三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素材進行教學
Helen是個喜歡音樂的外教,在她的課上,她用過歌曲、視頻、劇本和童話故事;Julia是個很有想法的人,她喜歡一些對話的教學形式。在她的課上,我們嘗試過編故事找撒謊者,設計一系列的問題找出嫌疑犯或者完成崗位應聘,通過奔跑競賽快速記憶獲得完整的故事。
除此之外,各外教更多使用的是網(wǎng)絡資源,不得不說,國外網(wǎng)絡教學資源做的真的很齊全,很有新意。
四、掌握教學理論能更好地教書育人
和其他幾位外教不同,Dr. Roy從理論方面更多地闡述了教學現(xiàn)象背后的道理。例如同齡男女生表現(xiàn)不同是因為大腦的發(fā)育快慢不同,教師的榜樣作用對學生能發(fā)生潛移默化的作用。這不禁讓我想起了班主任會議上戴衛(wèi)銀處長提到教師在學生面前的帶頭作用,我是否做到了“光盤”?是否不帶早餐進校園?是否走斑馬線?諸如此類大概就是教師的榜樣作用吧。
時光如駒,2個月的異國進修很快就結束了,但未來漫漫的教學之路還等著我去探索。我期待將所學運用到實踐中去,讓我的教育教學能力更進一層。